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高質量增長。會議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與此同時,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檢驗檢疫部門在實踐中努力踐行高質量發展模式。當前,作為戰略的“中國制造2025”自發布以來,給“互聯網+”時代帶來了巨大的“風口”。作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石的檢驗檢測行業,也隨著戰略進程衍生新的價值,迸發新的活力。
五年來,在質檢總局的部署下江蘇檢驗檢疫部門順勢而為,回應時代訴求,將“互聯網+”與檢驗檢測深度融合,改革實踐蹄疾而步穩,探索了一條具有江蘇特色的“互聯網+檢測”創新之路。
“面臨互聯網這個變量,面對檢驗檢測行業發展趨勢和形勢倒逼的現狀,運用互聯網思維,引領檢驗檢測行業發展是我們的選擇”,接受采訪時,江蘇檢驗檢疫局盧艷光副局長表示。
集群整合 轉型領跑“質量速度”
走進常州檢驗檢疫局食品接觸材料實驗室接待大廳,一塊實時更新的電子屏分外引人注目:檢測中37批,出證中12批,待檢樣品21批……在1200平方米的實驗室內隨處可見這種電子屏——業務智能化系統的可視化管理模塊,通過電子屏幕的數據輸出,工作人員可隨時掌握當日檢測情況,合理安排工作節奏,這是江蘇檢驗檢疫局創新推出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的一個縮影。
無獨有偶,在連云港檢驗檢疫局化礦金檢測中心實驗室內,工作人員小王正在向LIMS系統內錄入數據。在江蘇檢驗檢疫局工業品中心的統一部署下,連云港口岸2017年初上線運行LIMS系統,截至今年9月底,共檢驗礦產品樣品數7894個,同比增長24.1%?!坝辛诉@個系統,進出連云港口岸的鐵礦、銅礦在實驗室檢測環節更加便捷,檢測時長至少可以縮短0.5天,有效地縮減了檢驗檢疫流程,促進大宗資源性商品快進快出”。檢測中心主任姜郁介紹說,“今年連云港口岸進口礦產品創歷史新高,我們檢驗效率的提高功不可沒?!?/span>
五年來,江蘇檢驗檢疫部門注重頂層設計,全力打造“E檢易測”品牌。建立線上、線下“”對接的“互聯網+檢測”服務模式,成功試點實驗室檢測結果與無紙化系統的數據對接,組織開發的檢驗檢疫實驗室資源管理“E檢易測”平臺通過質檢總局驗收,并在全國系統1300多家實驗室推廣使用,獲質檢總局領導批示肯定。
同時,集中全省系統之力,打造檢驗檢測“航母集群”。共建成級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6個、省級平臺30個,南京、蘇州、無錫等多個服務外包檢測集聚區初具規模,無錫局公共技術質量中心榮獲2016年度“質量之光”技術機構稱號;繼續實施“優企、優品、優測”計劃,推動建設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和“一帶一路”檢驗檢測聯盟,助力江蘇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提升能力 全周期的“質量支持”
在蘇州檢驗檢疫局化妝品實驗室,市場部副總經理沈楨正在忙碌著她本月的客戶拜訪計劃。“客戶要時時走訪,了解他們的需求,這樣有了穩定的信任,我們才能在市場上贏得先機?!鄙驑E介紹道。2012年到2017年,正好是她在化妝品檢測實驗室工作的五年,也是見證蘇州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中心實現轉型飛躍的五年。五年間,蘇州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中心從小到大,營銷團隊從原先的2人發展為18人,業務量從原先的1100萬,預計2017年業務總量突破1個億。五年間,中心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市場空間和社會度的檢測機構,檢測業務量年均增長速度達40%以上,業務涉及化妝品、食品、輕工紡織和環保公共衛生等領域。
“這不僅得益于中心的市場化道路,更得益于中心的過硬檢測實力”技術中心主任朱振華介紹道。目前,中心擁有質檢總局批準設立的“絲綢、化妝品”兩個級檢測重點實驗室,其中化妝品實驗室是質檢總局“化妝品檢測基準實驗室”。中心先后獲批“食品復檢機構”、“受理有關消費爭議商品檢驗機構”和“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檢驗備案檢驗機構”,江蘇省食藥局、江蘇省工商局批準承檢機構和“江蘇化妝品檢測技術服務平臺”。
“提升技術實力,全省系統是一盤棋協同推進的?!苯K檢驗檢疫局科技處叢進介紹說,“目前,全省系統通過總局科技司驗收的重點實驗室達34個,居全國系統前列”。五年來,江蘇檢驗檢疫局指導協調連云港局和鹽城局共建生態農產品重點實驗室,組織張家港局食用植物油重點實驗室建設,并順利通過了質檢總局科技司組織的驗收。根據地方產業發展實際,將木制品及家具重點實驗室調整到徐州局進行建設,并積極指導幫扶;結合地方政府需求,支持如東局建設石材檢測實驗室, 2017年,蘇州、鎮江局技術中心獲得認監委批準為食品復檢機構,目前全省系統食品復檢機構已達3家。
服務發展 開放共享的“質量力度”
今天,你“共享”了嗎?打開手機APP,輕松刷開一輛摩拜單車或者ofo小黃車,這是大家熟知的共享單車。2016年5月,摩拜率先推出共享單車,一時間小藍、酷騎、hellobike等紛紛效仿。截至2017年9月,有一定規模的共享單車廠商20家左右,在全國30多個城市投放,數量超過200萬輛,用戶數量已達1886萬。大火的共享經濟要安全發展,“互聯網+檢測”也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近年來,迅猛發展的共享單車在解決城市交通“一公里”時,安全問題也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如何幫助共享單車做好“安全體檢”?江蘇檢驗檢疫自行車檢測中心用品牌、能力和服務交出了答卷。摩拜、OFO、永安等共享單車巨頭紛至沓來,與檢測中心簽約合作。
“目前,共享單車設計、生產和檢驗基本都是按照GB 3565-2005《自行車 安全要求》進行,從安全角度講,這個要求是比較低的。因為GB 3565-2005是等同采用ISO 4210:1996,標齡長、技術要求比較落后。因此,ISO 組織于2014年頒布了新的ISO 4210:2014,做了非常大的修訂。測試方法更科學,更符合自行車使用實際,也大大提升了自行車的強度要求。中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也計劃于2017年按照該ISO標準修訂GB 3565?!?中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江蘇檢驗檢疫自行車檢測中心副主任袁興啟介紹道。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使用條件更加苛刻的自行車,其使用具有特殊性,例如,騎行者騎行技術水平差別大,劇烈剎車時不一定像有經驗的騎手那樣,先剎后剎,如果車子的剎車非常靈敏的化,可能造成翻車的危險。車子長期在外風吹日曬雨淋,小的損傷在環境下加速擴展,使用一段時間后,造成斷裂的危險也大大增加了。這些都要求共享單車在設計時就要比普通自行車強度要高些,使用過程中,加強檢查,解決好安全隱患。針對共享單車使用特點,江蘇檢驗檢疫自行車檢測中心提出了自己的技術檢測方案。
五年來,江蘇檢驗檢疫自行車檢測中心狠抓能力提升,通過中國合格評定認可委員會認可的能力范圍達到57個類別117個標準,是目前國內認可標準、技術能力強的自行車、童車、運動器材檢測機構。創立20年來,與國際檢測認證機構TUV、SGS、ITS、BV等建立了合作關系,出具的檢測報告“暢通”全球。正是這一系列的檢測實力,為共享單車“安全上路”提供了可靠保證。
與此同時,檢測中心苦練服務內功,通過提升服務水平、延伸服務層次、幫助客戶解決問題,贏得客戶的信賴。為了提高檢測時效,檢測設備“5+2”“白加黑”不停歇運轉,檢測人員周末、節假日加班測試,快時間取得檢測數據。僅2017年1-8月,檢測批次和業務收入同比分別上升42%和31%。
“共享單車以其共享經濟的創新模式,確實為解決市民出行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模式。但其間出現的問題,亟待我們協同解決。特別是安全出行方面,需要進一步的關注?!苯K檢驗檢疫自行車檢測中心駱海青主任介紹:“下一步,我們要與相關部門共同協作,真正實現‘規范管理、有序發展’,為共享經濟保駕護航?!?/span>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五年來,江蘇檢驗檢疫在實驗室檢測市場化改革大潮中屹立潮頭,用自己的質量、技術、服務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面向未來,檢驗檢疫人將加快步伐,繼續深化“互聯網+檢測”,為中國質量藍圖添上一筆亮色。
b2b信息代發http://www.b2bx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