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結論:
富士X-T100經典的膠片單反式設計是回頭率的保障,其機身做工精良,雖說表面的蒙皮還是有一點兒滑手。相機的LCD既能夠實現上下翻轉,同時也可以側向翻轉180°。顯示屏支持觸控操作,但是不能觸控改變菜單選項則是一個令人感到沮喪的疏忽。相機配備的OLED電子取景器雖然尺寸一般,但其顯示效果還是不錯的,而且具備了不錯的反差度。在機身上,富士設置了三個自定義操控撥盤,其中一個默認用于更改膠片模擬模式。相比于機身設計,我們其實更加欣賞X-T100的畫質表現。富士的JPEGs文件依舊具備了生動的色彩表現以及豐富的細節,并且弱光成像時的噪點也比競爭對手要少。而在視頻方面,X-T100則讓人有些失望,我們覺得為相機加入4K/15p功能的一個原因就是富士想要在X-T100的包裝盒上寫上4K的字樣。相機的視頻質量是糟糕的,而且果凍效應嚴重。即便是將拍攝格式調整至60p全高清,其畫質仍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提升。
盡管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在單點AF模式下時表現不錯,但X-T100似乎對于移動物體的追焦力不從心,就算是直接面對鏡頭的自行車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對焦,給人一種慢悠悠的感覺,而比較積極的方面是相機的續航能力達到了該級別相機的平均水準。盡管X-T100是一部顏值高的相機產品,但使用它來拍攝運動場景顯然是不夠明智的選擇。緩慢的臉部偵測意味著這部相機無法勝任拍攝孩童的工作。因此如果你只是想要一部拍攝靜態物體的相機的話,X-T100還是值得考慮的。
編輯點評:
Carey Rose:
當拿到這部相機時,我對它報了很高的期待。X-T100是一部迷人的、且小巧的高畫質相機。但不幸的是,在使用后我發現它有些動力不足。菜單操作緩慢、自動對焦功能近乎不可用,對于那些拍攝靜物的攝影人士來說,忽略這慢悠悠的操控感才能夠享受這部相機所帶來的銳利和豐富的色彩。至于想要拍些動態物體的人來說,我建議還是看看別的相機吧。
Dan Bracaglia:
富士一如既往地打造出了一部直出JPEGs表現出眾的相機。我真的很愛這部相機的色彩,以及它的輕便性、外觀以及做工。然而,X-T100的致命缺陷卻是那緩慢的操控。好在如果只是拍些照片放在網上分享的話,這一點就不那么重要了。
與其他主要競爭對手的對比:
X-T100 VS 松下Lumix DMC-GX85:
1600萬像素的M4/3相機或許是X-T100的替代者。Lumix DMC-GX85內置五軸防抖,并且自動對焦系統表現出色。盡管X-T100在畫質方面仍有優勢,但相應的松下的視頻和對焦則比富士要好。
X-T100 VS 奧林巴斯E-M10 III:
E-M10 III同樣擁有機身五軸防抖以及一塊1600萬像素的M4/3傳感器。畫質與色彩出眾,雖說同樣不擅長處理運動物體,但與X-T100相比,E-M10 III的易用性更好。
X-T100 VS 佳能EOS M50:
得益于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技術,EOS M50的自動對焦表現出色。機身配備了傳統的顯示屏和高質量的EVF取景器。其他的優點還包括畫質、4K視頻效果不錯,如果你想要一部與X-T100設計相近卻有著更好的AF系統,而你又不在乎續航能力的話,EOS M50會是X-T100不錯的替代者。
X-T100 VS 索尼A6000:
索尼相機在RAW和JPEG的畫質方面都有優勢,并且全高清的視頻畫質也優于富士的任何一部相機。盡管發布有些年頭了,但A6000的自動對焦還是比富士要好。不過,這部相機卻沒有富士那么好用。
X-T100 VS 富士X-T20:
這部定位高于X-T100的機型需要耗費你更多資金,而且其畫質相較X-T100也沒有質的提升,不過其視頻畫質和自動對焦卻比X-T100好得多。X-T20的做工同樣出眾,而且曝光補償和快門速度調整撥盤非常好用。如果你喜歡富士系統,我們認為這部相機值得你花費額外的200美元。
結論:
富士X-T100是一部有著經典外觀設計的無反相機,其有著出色的畫質表現和的LCD屏幕、高解析力EVF以及的續航表現。然而,X-T100的自動對焦能力卻是令人失望的,而且只有15fps的4K視頻和視頻畫質則令這部相機無法進入的行列。綜上所述,Dpreview為X-T100打出79%的總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