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滴灌技術
和其他果樹比起來,棗樹是比較耐旱的果樹,但并不是說棗樹呆可以不灌溉。棗樹從發芽展葉到果實成熟都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因此,要獲得豐收,同樣應該適時澆水。棗樹從發芽到果實成熟期間,土壤濕度以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5-70%最適宜。但以花期的幼果迅速生長期最需要水。果實硬核后土壤含水量在7%以下(相當于田間最大持水量的30%-35%)時,果肉細胞膨壓不足,果實停長,最終造成果實小而減產。因此,在花期和幼果迅速生長期不能缺水。試驗證明,花期澆水比不澆水能增產。值得注意的是,花期澆水不能太大。以使根系分布層的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為宜。澆水量過大會導致土溫迅速降低,影響根的吸叫活動,反而會影響坐果,如遇干旱期長的年份,可采用小水勤澆的辦法。
在棗樹的栽培過程中,傳統的灌溉方式如溝灌、畦灌等,對灌溉水的利用率低,灌溉效率差,很大程度上是對水資源的浪費。滴灌采用管道輸水,避免了灌溉水在輸送過程中蒸發滲漏造成的浪費,同時滴灌是將灌溉水直接作用到棗樹根部,減少了灌溉過程中的蒸發損失,因此,滴灌的節水效果非常明顯。通常情況下,滴灌對灌溉水的利用率可達95%以上,較傳統的灌水方式可節水80%左右。其增產效果也非常明顯,滴灌能夠提高棗樹的坐果率,相應的可以提高棗樹產量的15%左右,并且能夠明顯提高棗樹的品質,增加棗樹商品果的數量。
但在使用滴灌的過程中還需注意一些問題。滴灌系統對水質的要求較高,果農對灌溉水的處理不到位,鋪設在棗樹根部的滴灌帶或滴灌滴頭的養護管理工作不當,因此滴灌系統常因上述原因造成堵塞,影響灌溉質量。長期的定點滴灌會使棗樹根部長期處于多水狀態,容易誘發棗樹根部病害,同時土壤水分過多會降低土壤的通透性,阻礙棗樹根部對氧氣的吸收,抑制棗樹根部的呼吸作用,影響棗樹的健康生長。長期的滴灌還會造成土壤積鹽現象。在棗樹的滴灌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上述現象的發送,以保證棗樹能夠高產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