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基礎施工
1、管道基礎采用中砂墊層基礎,對一般土質,應在管底以下原狀土地基或經回填夯實的地基上鋪設一層厚度為100mm的中粗砂基礎層;當地基土質較差時,可采用鋪墊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礫基礎層,也可分二層鋪設,下層用粒徑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層鋪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基礎密實度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對軟土地基,當基礎承載力小于設計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狀土被擾動而影響地基承載能力時,必須先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在達到規定的地基承載力后,再鋪設中粗砂基礎層。
2、管道基礎中在接口等部位的工作坑,宜在鋪設管道時隨鋪隨開挖,工作坑的大小可根據現場條件確定。在接完成后,應立即用中粗砂回填密實。
3、對由于管道荷載、地層土質變化等因素可能產生管道縱向不均勻沉降的地段,應在管道敷設前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
()、管道安裝
1、在鋪管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對管材規格及連接類型、數量進行驗證,管材類型、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應有產品合格證和性能說明書,并按產品標準要求逐節進行檢查,不符合產品標準的管材嚴禁敷設;不銹鋼活套、螺栓、橡膠套等必須要有質量合格證。搬運管材采用人工配合貨車進行搬運,管材搬運注意輕抬、輕放;管材長短的調整,可用鋸切割,但斷面應垂直平整,不應有損壞。
2、下管安裝作業,槽內不得有積水,嚴禁槽內積水下管安裝。
3、下管安裝作業中,必須保證溝槽暢通,防止水泡溝槽。雨季施工時,注意防止管材漂浮,管線安裝完畢尚未填上時,一旦遭到水泡,應進行中心線和管頂高程復測,和外觀檢查,如發生位移、漂浮、錯口現象,作返工處理。下管作業可用非金屬繩索溜管,用非金屬繩索系住管身兩側,保持管身平衡勻速溜放,使管材均衡地放在溝槽線位上。禁止用繩索勾住兩端管口或將管材移到槽邊翻滾拋入槽中。施工存土木楔2%墊木管的搬運管道吊裝
4、連接前先檢查管材表面、肋片頂面是否平整破損、有無凸凹或鋼帶裸露;清除管內雜物,清潔管端連接部位,將橡膠套套入管材端部,套入長度為橡膠套的一半,然后將另一半翻折回來套在同一管端;將兩根管材管端對正(軸線平直),并留出不小于10mm的伸縮間隙,然后將橡膠套翻回套在另一側管端;將發泡橡膠板纏繞在橡膠套外面,發泡橡膠板應自然均勻貼合在橡膠套外,對口自然對靠且處于管頂中部,用膠帶粘和固定。將不銹鋼活套圈套在橡膠板外。對不銹鋼活套(供應狀態為平板)的彎曲成型過程中,應保持連續圓順的變形,不得出現死彎或折皺。不銹鋼套彎曲圍套到位后,穿上并逐漸擰緊螺栓,在擰緊時應邊緊邊用橡皮錘敲擊不銹鋼套外表面,保證鋼套與橡膠套均勻貼合,敲擊力應適度,不得使板面上出現塑性凹陷。
5、管道安裝完畢后,用水準儀測量管頂高程,每10米測一點,然后換算成管內底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10mm。www.ghgd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