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車用信號燈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1968年,聯合國《道路交通和道路標志信號協定》對各種信號燈的含義作了規定。綠燈是通行信號,面對綠燈的車輛可以直行,左轉彎和右轉彎,除非另一種標志禁止某一種轉向。左右轉彎車輛都必須讓合法地正在路口內行駛的車輛和過人行橫道的行人優先通行。紅燈是禁行信號,面對紅燈的車輛必須在交叉路口的停車線后停車。黃燈是警告信號,面對黃燈的車輛不能越過停車線,但車輛已十分接近停車線而不能安全停車時可以進入交叉路口。此后,這一規定在全世界開始通用。
交通信號機內部由單片機或者Linux的處理器作為 主控,外圍有串口、網口、按鍵、顯示屏、指示燈等接口。看似不復雜,但是由于它工作環境嚴酷、需要常年累月連續工作,對產品穩定、質量要求很高。交通信號燈是現代城市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信號的控制與管理。
有資料顯示,我國最早出現的交通信號燈是在上海的英租界,早在1923年,上海公共租界便開始在部分十字路口使用機械裝置指示車輛停止與前進。1923年4月13日,南京路的兩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最先安裝了信號燈,并由交警手動控制。
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最新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有關部門對于新規定的解釋中明確提到:“搶黃燈屬于違反道路交通信號燈通行的行為,將對駕駛人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并記6分。”新規定一經出臺便觸動了機動車駕駛員們的神經,許多司機在路口恰好遇到黃燈時往往不知所措,以往為司機們“提醒兒”的黃燈如今成了人見人畏的“違章陷阱”。
智能交通信號燈的發展趨勢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的發展,交通部門意識到只有利用高科技手段才能改善日趨嚴重的交通問題。因此,對道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成為智能交通發展的必然趨勢。交通信號燈是城市交通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信號燈控制系統升級將有極大潛力緩解交通擁堵。在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對路面交通設施設備進行數字化梳理和數字化采集上,基于圖像處理及嵌入式系統的智能交通信號燈應運而生。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解決方案,飛凌嵌入式提供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在各路口的交通信號燈現場的路邊控制柜內,交通信號機可采用飛凌嵌入式的相關嵌入式ARM核心板設計。
深圳賽諾杰科技專注于LED交通信號燈、ETC車道指示燈、語音提示樁、支路哨兵、一體式信號燈、智慧斑馬線?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的交通信號燈生產廠家,特色產品有LED發光地磚、彎道會車預警系統、行人過街警示樁、高速霧燈、費額顯示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