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醬香型酒于普通白酒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它的釀造方法上所造成的口感不同。醬香型白酒,亦稱茅香型,是中國白酒的香型之一。醬香型白酒主要是以貴州茅臺酒、貴州老土人家酒、貴州佬土世家酒為代表。醬香型的白酒得益于獨特的釀酒環(huán)境,采用傳統(tǒng)工藝,長期貯藏,科學勾兌,精心釀制而成。貴州茅臺眾所周知價格對于日常飲用價格并不實惠,而事實上雄正醬香酒可以說是和茅臺同一基因了,產(chǎn)自貴州茅臺鎮(zhèn),運用仡老族傳統(tǒng)工藝釀造的醬酒。同時雄正酒業(yè)的董事長還是古老的仡老族釀酒傳人,雄正酒業(yè)的前身就是明清時代就開始釀酒的“張氏老酒坊”,味道自然是沒得說,重要的是價格上也十分親民,極具性價比。他們家也還有佬土世家酒,聽朋友說也還不錯,感興趣的可以買來嘗嘗。
雄正醬香酒的制作工藝嚴格按照醬香酒的古老工藝,而且每一關都由公司自己把控。在端午開始制曲,曲藥以小麥為原料,先將小麥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攪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腳不停地踩。
夏天制曲車間高溫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使曲塊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加速淀粉、蛋白質等轉化為糖分,小麥經(jīng)過“踩曲”做成“曲塊”,用谷草包起來,進行“裝倉”,前后還要進行“翻倉”,出倉前還得“切碎”,經(jīng)過一系列的工序,生產(chǎn)一塊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個月。
而后在重陽下沙,所謂“沙”指的是紅高粱(也稱紅梁)。因為茅臺鎮(zhèn)本地產(chǎn)高粱細小而色紅,而赤水河每到端午河水變濁,呈現(xiàn)赤紅色,直到當年的重陽節(jié)才會又恢復清澈透亮的樣子。調酒師再以“醬味”、“醇甜”和“窖底”三種酒體來歸納和區(qū)分不同批次的酒,使勾兌有了可以依據(jù)的基礎,這也是醬酒最著名的“回沙”工藝。
最后經(jīng)過酒與酒的勾兌再加入獨家秘制的調味酒,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進行灌裝進入市場。一瓶地道的雄正醬酒的生產(chǎn)至少需要5年,也就難怪釀造出來的雄正醬酒那么味道那么好喝了,而且倒進酒杯,留香持久。
相較而言雄正醬香酒是作為好喝性價比又高的醬香型白酒,是非常值得嘗試的一款醬香型白酒了,無論是家里人喝還是聚餐朋友同事喝都能滿足需求的一款醬酒。